机声和书声,轧轧寒侵肘
视我一副图,珠玉满卷首。
图以课子名,嘱我题其后。
披图玩再三,知君有贤母。
君本是少孤,庭训未亲受。
母曰父有言,书香宜世守。
我自丧汝父,纺织不离手。
汝乃是男儿,父薪当荷负。
日从名师游,学饱窥二酉。
夜为日之馀,董言还记否。
寸阴如拱璧,虚掷谁之咎。
继晷膏可焚,青灯味耐久。
机声和书声,轧轧寒侵肘。
冷露滴茅茨,清风款户牖。
残月落三更,光芒寒星斗。
谢子当斯时,图书拥左右。
母顾为欢颜,我儿孝足取。
自古贤母氏,竞推欧与柳。
画荻继丸熊,名并垂不朽。
鉴赏
此诗《题谢节母篝灯刻子图》由清代诗人周在镐所作,通过描绘一幅谢节母亲亲手刻制的教育图景,展现了深厚的母爱与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首句“谢子我契友,耿介世罕偶”点明了谢子与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他性格正直,世间罕见。接着“视我一副图,珠玉满卷首”描述了谢子展示给诗人的一幅图,图中满载着智慧与知识,如同珍贵的珠宝。
“图以课子名,嘱我题其后”表明这幅图是为了教育儿子而制作,谢子特地请诗人为其题写,寄寓了对儿子的厚望。诗人“披图玩再三”,仔细观察,发现图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有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与期望。
“君本是少孤,庭训未亲受”揭示了谢子早年丧父,未能接受父亲的亲自教导。然而,“母曰父有言,书香宜世守”,母亲告诉他,父亲曾教导他要坚守书香,传承知识。
诗人回忆起自己失去儿子的父亲后,母亲辛勤劳作,支持家庭,教育儿子的道理:“汝乃是男儿,父薪当荷负。”他鼓励儿子成为家中的支柱,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日从名师游,学饱窥二酉”描绘了谢子勤奋学习的情景,白天跟随老师学习,夜晚则利用余暇时间继续研读。诗人提醒他:“夜为日之馀,董言还记否?”夜晚的学习时光同样宝贵,不可虚度。
“寸阴如拱璧,虚掷谁之咎”强调时间的宝贵,告诫谢子不应浪费光阴。诗人进一步鼓励:“继晷膏可焚,青灯味耐久。”即使燃烧蜡烛,也要让灯光照亮学习之路,即使寒冷,也要坚持读书。
“机声和书声,轧轧寒侵肘”描绘了谢子在织布与读书之间交替的情景,声音交织,寒气侵袭手臂,却依然坚持不懈。诗人又提到:“冷露滴茅茨,清风款户牖。”即使环境艰苦,也阻挡不了谢子求学的热情。
“残月落三更,光芒寒星斗”描绘了深夜学习的场景,月亮落下,星辰闪烁,但谢子仍在继续努力。最后,“谢子当斯时,图书拥左右”,谢子在图书的陪伴下度过每一个夜晚,母亲看着这一切,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诗人通过这首诗,赞美了谢节母亲的智慧与慈爱,以及她对儿子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贤母的敬仰,如欧母与柳母,她们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子女,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既是对谢节母亲的颂扬,也是对勤学苦读精神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