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全文

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

出处:《烦吴伯子治墓堂
明 · 徐渭
火瘗世曰凶,水封岂佳卜。
两徒踰五纪,先魄偃幽瀑。
多子为我更,我蘧往京国。
买石百尺馀,托子安墓卓。
子冗办未遑,我归上冢哭。
鹅鲂设未已,老雅掠豭肉。
候果墓旁儿,指告蚁上烛。
草设无威仪,人怠物不肃。
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
昨者卖字钱,募工可五六。
仍以烦吾子,歇百了一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烦吴伯子治墓堂》。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墓地修缮的忧虑和期待。

首句“火瘗世曰凶,水封岂佳卜”,以“火”和“水”象征灾难和阻隔,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接着,“两徒踰五纪,先魄偃幽瀑”描述了逝者离世已久,魂魄安息于幽静的瀑布之畔。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多子为我更,我蘧往京国”两句,诗人提到自己多次前往京城,可能是为了处理家族事务或祭拜祖先,体现了对家族责任的承担。接下来,“买石百尺馀,托子安墓卓”表明诗人购买了石头,准备委托他人修建墓碑,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子冗办未遑,我归上冢哭”表达了诗人因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处理墓地事宜,只能在归家后痛哭祭拜的情景。接着,“鹅鲂设未已,老雅掠豭肉”描述了祭祀时的场景,鹅鲂鱼被用来祭祀,老雅(一种兽名)的肉也被取来食用,体现了祭祀的隆重与庄重。

“候果墓旁儿,指告蚁上烛”通过儿童指引蚂蚁上灯烛的情景,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对逝者的纪念。最后,“草设无威仪,人怠物不肃”批评了墓地环境的杂乱无章,强调了对逝者的尊重与纪念的重要性。“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表达了诗人因墓地环境不佳而无法享受祭拜的乐趣,希望进行修缮以改变现状。

“昨者卖字钱,募工可五六。仍以烦吾子,歇百了一役”则说明诗人通过出售书法作品筹集资金,招募工人进行墓地修缮,并将此事托付给吴伯子,希望他能完成这一任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墓地修缮的重视,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家族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