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所治道,是常卖薪陌
出处:《览古诗十首》
明 · 张元凯
生长夫差城,里有翁子宅。
翁子少也贱,落魄无推择。
长镵持且负,短歌行自适。
骨肉弃中涂,遑遑欲头白。
将军西入关,富贵颇相迫。
微露会稽印,惊散守邸客。
衣绣归故乡,颜色非畴昔。
有司所治道,是常卖薪陌。
乃知被褐人,恒自怀和璧。
贤豪在人间,岂以困穷厄。
翁子少也贱,落魄无推择。
长镵持且负,短歌行自适。
骨肉弃中涂,遑遑欲头白。
将军西入关,富贵颇相迫。
微露会稽印,惊散守邸客。
衣绣归故乡,颜色非畴昔。
有司所治道,是常卖薪陌。
乃知被褐人,恒自怀和璧。
贤豪在人间,岂以困穷厄。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览古诗十首(其十)》描绘了一位名叫翁子的人物,他生长在夫差城中的贫贱之家,早年生活困顿,不得不手持长锄,自给自足,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亲人在旅途上离世,使他更加忧虑,感叹岁月匆匆。
后来,翁子的命运有所转变,或许是因将军西征带来的机遇,他获得了富贵,衣锦还乡,但面容已非昔日模样。诗人通过翁子的经历揭示了一个道理:那些看似平凡的百姓,往往内心深处藏着珍贵的品质,就像翁子藏有和璧之宝,不因贫穷而失色。
最后,诗人感慨,无论贤能豪杰还是普通人,都不应被生活的困苦所局限,他们都有可能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价值。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沉浮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