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零月白人已眠,万顷风光侬自占
出处:《渔父四时歌 其三》
宋 · 周必大
世人只咏江如练,此景何曾眼中见。
露零月白人已眠,万顷风光侬自占。
尊鲈况复生计优,酒醒还醉馀何求。
有时閒看飞鸿字,斜倚篙竿不掉头。
晓来谁误招招渡,一笑夤缘苇间去。
露零月白人已眠,万顷风光侬自占。
尊鲈况复生计优,酒醒还醉馀何求。
有时閒看飞鸿字,斜倚篙竿不掉头。
晓来谁误招招渡,一笑夤缘苇间去。
翻译
世人只赞美江水如洁白的绸带,这样的景色他们又何时亲眼见过。月光洒落,人们已经沉睡,广阔的风景我独自享受。
更何况还有鲈鱼肥美,生活宽裕,酒醒后即使再醉,还有什么所求呢。
有时悠闲地望着天空中的大雁,斜靠在竹竿上,不愿移动视线。
清晨,是谁无意中招手唤船,我笑着顺从,划向芦苇丛中而去。
注释
世:世人。咏:赞美。
江如练:江水如洁白的绸带。
何曾:何时。
眼中见:亲眼见到。
露零:月光洒落。
眠:沉睡。
万顷:广阔。
风光:风景。
尊鲈:鲈鱼肥美。
生计优:生活宽裕。
酒醒还醉:酒醒后即使再醉。
飞鸿:大雁。
字:雁群排列成的字形。
倚:斜靠。
篙竿:竹竿。
晓来:清晨。
招招渡:招手唤船。
一笑:笑着。
夤缘:顺从。
苇间去:划向芦苇丛中。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周必大的《渔父四时歌(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渔夫生活画面。诗中,诗人不同于常人只欣赏江面如练的美景,他独享着月夜静谧、露华清冷之时的万顷江景。渔夫的生活虽然简朴,但自得其乐,以鲈鱼为食且生活无忧,酒醒后或醉中都无需他求。他甚至在悠闲时,静静地欣赏天边飞鸿留下的字迹,斜靠在竹篙上,全然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清晨,或许有人误以为他在招手示意过客,但他只是微微一笑,随性地乘舟沿着芦苇丛中的小径离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态度。整首诗通过渔夫的生活细节,传达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隐逸之情,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