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松楸清泪满,可容挥洒向京尘
出处:《得大名报后上疏乞休》
明 · 王世贞
十年垂钓卷空纶,主圣能容草莽臣。
蕙带不谙朱绂好,衡门翻怯紫泥新。
传来似是天雄节,到了酬它地肺身。
一掬松楸清泪满,可容挥洒向京尘。
蕙带不谙朱绂好,衡门翻怯紫泥新。
传来似是天雄节,到了酬它地肺身。
一掬松楸清泪满,可容挥洒向京尘。
鉴赏
这首诗《得大名报后上疏乞休(其一)》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仕途与归隐的复杂思考。
首联“十年垂钓卷空纶,主圣能容草莽臣”,以垂钓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涯,暗示了十年间在官场中的浮沉。这里“空纶”二字,既指钓鱼时所用的鱼线,也暗喻了诗人对官场虚无的感慨。同时,“草莽臣”三字则表达了诗人虽为平民出身,但因君主圣明而得以入仕为官,体现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颔联“蕙带不谙朱绂好,衡门翻怯紫泥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蕙带,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朱绂,代表官服上的红色丝带,象征权力与地位。诗人以“不谙”和“怯”两个词,表达了自己对权力的陌生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颈联“传来似是天雄节,到了酬它地肺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天雄(一种药材),暗示了自己在官场中的角色与命运。这里的“酬”字,既表达了对官场的回报,也暗示了最终的归宿。整体上,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
尾联“一掬松楸清泪满,可容挥洒向京尘”,以“松楸”代指墓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预想——归隐后的生活。这里的“清泪满”不仅包含了对过去的不舍,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可容挥洒向京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彻底告别,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的讽刺与反思,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