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
出处:《次韵周守二首 其二》
宋 · 张嵲
秋色际遥海,乘高伤远眸。
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
黄菊已过晚,浊醪徒满瓯。
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
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
黄菊已过晚,浊醪徒满瓯。
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遥海:遥远的大海。
乘高:站在高处。
伤远眸:让目光感到哀伤。
风尘:世事纷扰。
未艾:尚未平息。
身世:个人的身世。
黄菊:金黄的菊花。
过晚:过了盛开季节。
浊醪:浑浊的酒。
满瓯:装满酒杯。
奉松:与朋友共聚。
碧溪头:清澈溪流边。
翻译
秋天的景色延伸到遥远的大海边,站在高处让远方的目光感到哀伤。世事纷扰尚未平息,个人的身世之感怎能承受这样的忧愁。
金黄的菊花已经过了盛开的季节,浑浊的酒杯也只能装满空虚。
何时能与朋友共聚,在那清澈溪流边畅饮,忘却烦恼。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张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感慨。
"秋色际遥海"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展开,秋天的景色连绵不绝,如同浩瀚的大海。"乘高伤远眸"则透露出诗人登高远望,心中充满对远方的思念和伤感。
"风尘方未艾"一句,表明尘世的纷扰还未平息,而"身世岂胜愁"则是说个人所承受的世事烦恼,相比之下,不值得去多愁善感。
接下来的"黄菊已过晚,浊醪徒满瓯"两句,写的是秋天的菊花已经凋零,而酒则是浑浊不清,只能填充酒杯。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表现了诗人饮酒以遣怀愁的情绪。
最后的"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两句,是在询问何时能够随着松风来到某个地方,一次性地沉浸于美丽的碧溪之畔,借酒精洗去烦恼。这里的"松"和"□"可能是指代或是遗漏了字词,有待进一步解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