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旱久不雨,既雨风日清
出处:《追和游谢氏山亭赠贤上人》
宋 · 王之道
春旱久不雨,既雨风日清。
桑麻被膏润,往往争欣荣。
花鸟发诗思,湖山欢野情。
驾言南亩游,遂有西塔行。
云光郁在望,地僻路亦生。
贤公方外交,别来莺再鸣。
相逢话畴昔,茗椀喜屡倾。
多谢二三子,壶浆竞邀迎。
桑麻被膏润,往往争欣荣。
花鸟发诗思,湖山欢野情。
驾言南亩游,遂有西塔行。
云光郁在望,地僻路亦生。
贤公方外交,别来莺再鸣。
相逢话畴昔,茗椀喜屡倾。
多谢二三子,壶浆竞邀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旱:长时间的干旱。既雨:雨后。
膏润:充足的水分。
争欣荣:争相生长繁茂。
花鸟:盛开的花朵和鸣叫的鸟儿。
湖山:湖泊和山峦。
驾言:驾车出行。
南亩:农田。
云光:云彩的光芒。
地僻:偏僻的地方。
路亦生:道路也显得新奇。
贤公:贤能的官员。
莺再鸣:黄莺再次鸣叫。
畴昔:过去的事情。
茗碗:茶碗。
二三子:你们几位。
壶浆:酒水或茶。
邀迎:邀请迎接。
翻译
春天干旱已久未下雨,雨后风和日丽。桑树和麻田饱受滋润,万物争相繁荣。
花开鸟鸣激发诗兴,湖光山色让人欢畅。
驾车前往南边田地游玩,于是有了去西塔的行程。
云雾缭绕在远方,偏僻之地道路也显生机。
贤明的官员正在外务,分别后黄莺再次鸣叫。
重逢时谈论往昔,品茗交谈令人欢喜。
感谢你们这些朋友,热情邀请我共饮茶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并且蕴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交流。开篇“春旱久不雨,既雨风日清”两句,写出了久旱之后终于降临的甘霖,以及雨后晴朗的天气,给大地带来了新鲜的生机。
接着,“桑麻被膏润,往往争欣荣”展现了植物在春雨滋润后的蓬勃生长景象,桑树和麻类植物因雨水而变得更加繁茂,竞相展示它们的生机与活力。
“花鸟发诗思,湖山欢野情”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抒情,花开引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思考,而湖光山色更激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驾言南亩游,遂有西塔行”表明诗人乘兴而至,随后又去了西边的某座塔,这里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景点或是诗人的心灵寄托。
“云光郁在望,地僻路亦生”写出了远处山色与云彩交相辉映,即使是在偏僻的地方,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风光和生活。
“贤公方外交,别来莺再鸣”则是对友人的称赞,诗中提到的“贤公”可能是一位道士或高洁之人,他们之间的情谊在分别之后依然如初。
“相逢话畴昔,茗碗喜屡倾”表达了与朋友重逢时的欣喜和对往事的回忆,两人的交谈就像倒出的茶水一般,滋润而甘美。
最后,“多谢二三子,壶浆竞邀迎”显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朋友之间互相赠送酒水的热烈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际交往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