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全文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

出处:《旅中有感
宋 · 王奇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
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
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
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

拼音版原文

guóláiyóuyànzhòng怀huáigǎnqióng

yànshēngdàolóushàngqiūpiānzhōng

宿mènghuíliánjiānglěnghuāfēng

shuíliánwèiqīngyúnzhìqínjiànniánnián西dōng

注释

泽国:水乡。
厌重:嫌路长。
羁孤:孤独。
怀感:感慨。
雁声:大雁的叫声。
歌楼:歌榭。
秋色:秋天的景色。
客路:旅途。
宿寺:夜宿古寺。
莲叶雨:雨打莲叶。
衣冷:衣裳冷。
荻花风:芦花风。
怜:怜悯。
青云志:高远的志向。
琴剑:琴和剑,象征文武才艺。
西复东:东西漂泊。

翻译

在水乡漫游怎会嫌路长,孤独的心怀感慨无尽长。
雁鸣声不至歌楼之上,秋天的景色专门欺负旅人行道。
夜宿古寺梦中雨打莲叶,过江时衣裳被芦花风冻凉。
谁会怜悯我未能实现高远志向,年复一年带着琴剑东西漂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奇的作品,名为《旅中有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旅行途中的心境和感受。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这里,“泽国”指的是水乡或湿地,也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美好之处。诗人表示自己不断地去那里游历,从不感到厌倦,因为那种地方给人的情感是深刻而无边际的。

“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雁(大雁)在高空飞过时发出的叫声没有到达那座用于娱乐和歌唱的楼阁,而是更偏爱于迷惑或欺骗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旅人。这里,“秋色”可能指的是枫叶变红等秋天特有的景象,这些景色似乎故意让过客难以忘怀。

“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诗人在寺庙中度过一夜,梦中听到了莲叶上滴落的雨声。醒来后,他又跨越了江河,却感觉到衣服因为荻花带来的凉风而变得冰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凄清。

“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诗人觉得自己有着高远的抱负和理想(青云志),却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或同情。他手中的琴与剑象征着文艺与武力,或者是内心的斗争和矛盾,每年岁月流转,他的心境依旧在东奔西走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未得志的苦闷,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美好事物无限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