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出处:《詶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唐 · 刘禹锡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和官员品德的反思。开篇“健笔高科早绝伦”一句点明崔博士的才华横溢,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众;“后来无不揖芳尘”则指他在仕途上也颇有建树,留下了佳话。
接着,“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两句通过对比,表明当今能够坐在车上的人,往日都是通过考试选出的士子,这里暗含了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不符的感慨。因为在古代,坐轩辇车乃是官员的特权,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学者与官员共同研讨经书、共进美食的情景。“胄子”通常指的是儒家學者,“郎官”则是低级官职的统称。这里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文化和政治场景,学者与官员在一起探讨学问,共同享受着物质与精神的滋润。
最后两句“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则是诗人对崔博士表示关切之情,希望他能寄来思念之曲,并询问在遥远的南方工作的官员的情况。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同僚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以及对人才选拔和官员品德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