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小溪何处是,归诵苏仙句全文

小溪何处是,归诵苏仙句

去秋游道场,俯瞰何山路。
林泉虽在眼,未暇飞杖屦。
尘埃汩城市,遥望隔烟雾。
春光忽已半,播谷催农务。
欲作卞山行,偶逢风伯怒。
肩舆出城南,乘兴访幽趣。
山藏佛屋深,迹蹑陈朝故。
老松不记年,脩竹莫知数。
鸟鸣说法池,花落在禅处。
书空何公堂,木拱安定墓。
青山看未足,回首日已暮。
小溪何处是,归诵苏仙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春天时节,与友人一同前往岘山劳农,乘兴游览何山的生动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也融入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佛教文化的思考。

首句“去秋游道场”,点明了诗人上一次秋天曾游历过的道场,为后文的再次探访埋下伏笔。接着“俯瞰何山路”一句,通过俯瞰视角展现出道路蜿蜒曲折,引人入胜。诗人虽然眼前美景尽收眼底,却因事务繁忙未能亲临其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遗憾。

“春光忽已半,播谷催农务”两句,以春光半开、播谷声声催促农事,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忙碌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生活的节奏。

“欲作卞山行,偶逢风伯怒”则以风伯的愤怒作为转折,巧妙地引入了诗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增添了旅途中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山藏佛屋深,迹蹑陈朝故”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山中佛寺深藏,古迹斑驳,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老松不记年,脩竹莫知数”通过对古老松树与修长竹子的描写,赞美了它们历经沧桑而不改其本色的坚韧精神,同时也寓意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鸟鸣说法池,花落在禅处”则以鸟鸣、花开等自然现象,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禅意的体现,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书空何公堂,木拱安定墓”两句,通过描述历史人物的遗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最后,“青山看未足,回首日已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而“小溪何处是,归诵苏仙句”则以对苏仙诗句的引用,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