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有时缺,我扇岂长圆
出处:《纨扇辞》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团圆合欢扇,比似月婵娟。
婵娟有时缺,我扇岂长圆。
秋风落梧叶,我扇同弃捐。
不得如秋叶,吹堕在君前。
婵娟有时缺,我扇岂长圆。
秋风落梧叶,我扇同弃捐。
不得如秋叶,吹堕在君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纨扇辞》,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以纨扇为载体,寄寓了深沉的情感。"团圆合欢扇,比似月婵娟",将扇子比喻为明亮皎洁的月亮,象征着圆满和美好的爱情。然而,"婵娟有时缺"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扇子的圆满并非永恒,正如月亮有阴晴圆缺。
"我扇岂长圆"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变化,扇子的形状不能长久保持圆满,暗示了诗人对人事易逝的感慨。"秋风落梧叶,我扇同弃捐"描绘了秋天的到来,扇子被闲置一旁,如同落叶般被遗忘,寓意着诗人自身的落寞与被遗忘。
最后两句"不得如秋叶,吹堕在君前",诗人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希望自己能像秋叶那样,即使飘零也能落在心爱的人面前,哪怕只是短暂的存在,也希望能引起对方的关注。整首诗通过纨扇的兴衰,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