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浑野性,无处动悲欢
出处:《遣怀和丫山二首》
明 · 黄衷
慵至时抛卷,兀然还返观。
将腾踏雪杖,先挂切云冠。
鹤径嗟何渺,鸥波讶许宽。
野人浑野性,无处动悲欢。
将腾踏雪杖,先挂切云冠。
鹤径嗟何渺,鸥波讶许宽。
野人浑野性,无处动悲欢。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遣怀和丫山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懒散地阅读后,抛开书卷,兀自沉思的情景。他准备踏上雪地,却先挂上了高冠,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悠闲与雅致。
接着,诗人感叹于鹤径的渺远,对鸥波的宽广感到惊讶,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感慨。最后,诗人以“野人浑野性,无处动悲欢”收尾,表明自己如同山林中的野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既不为外界的悲喜所动,也无处寻觅真正的忧愁与欢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