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出处:《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唐 · 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依:指地理位置上南方的依托。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刘备的盟友。
北刘琨:西晋名将,以忠勇著称,对抗北方异族。
征战:战争与战斗。
箫鼓喧:形容战事频繁,鼓角齐鸣。
云雨:比喻人事离合,这里指夫妻或亲人分离。
一乖:一旦分离。
千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长城秋月:借长城象征边疆,秋月则暗示季节和思乡之情。
洞庭猿:指洞庭湖边的猿猴哀鸣,常用来表达哀伤和思亲之情。
翻译
南边依靠着刘表势力,北面则是刘琨的战场,每年的征战都伴随着战鼓和号角的喧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事与自然景观交织的图景。"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一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刘表和刘琨的地理位置的引用,表现了战争的频繁和紧张气氛,其中“箫鼓”象征着战争的召集和动员。"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深邃,以及诗人在这广大天地间的孤独感受。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如“云雨一乖千万里”中,“一乖”形容云雨变化莫测,而“千万里”则渲染了边塞的辽阔和迷茫。"长城秋月洞庭猿"则以长城之长,秋夜之静,以及猿啼之悲凉,共同营造出一种边关的萧瑟感。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和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