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下孤鹤,想见英风神
出处:《曹云西山水》
元末明初 · 王逢
世治多福人,时危多贵人。
贵人乃鬼朴,福人真天民。
缅忆曹云西,生死太平辰。
高秋下孤鹤,想见英风神。
菀菀露榉间,幽幽水石滨。
桨打甫里船,角垫林宗巾。
往访赵松雪,满载九峰春。
斯图作何年,援笔为嘅呻。
池废余野鸨,井渫摇青蘋。
贵人乃鬼朴,福人真天民。
缅忆曹云西,生死太平辰。
高秋下孤鹤,想见英风神。
菀菀露榉间,幽幽水石滨。
桨打甫里船,角垫林宗巾。
往访赵松雪,满载九峰春。
斯图作何年,援笔为嘅呻。
池废余野鸨,井渫摇青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曹云西这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他对曹云西所处太平时代的向往。诗中通过“世治多福人”和“时危多贵人”的对比,暗示了曹云西生活的时代背景。曹云西被赞誉为“贵人”,象征着他的高尚品格,而“福人真天民”则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幸福生活的理想状态。
诗人回忆曹云西在高秋时节,独自如孤鹤般悠然,其风采神韵令人敬仰。曹云西的生活环境被描绘得宁静而优美,既有“露榉间”的自然景色,又有“水石滨”的静谧氛围。诗人想象自己乘船前往拜访曹云西,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浓厚的艺术气息,如同春天般的“九峰春”。
然而,诗人也感叹时光变迁,“斯图作何年”,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结尾两句“池废余野鸨,井渫摇青蘋”则以荒废的池塘和摇曳的浮萍,寓言世事沧桑,暗含对曹云西时代消逝的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曹云西及其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和个人品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