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南邻客,时时问太玄
出处:《题黄隐君静轩册》
明 · 胡应麟
青山鹿门宅,大隐自何年。
密竹披三径,长松羃四筵。
鲲雕秋偃息,鱼鸟暮留连。
曳杖南邻客,时时问太玄。
密竹披三径,长松羃四筵。
鲲雕秋偃息,鱼鸟暮留连。
曳杖南邻客,时时问太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青山鹿门宅,大隐自何年”开篇即点出隐居之地的自然之美与历史的悠远,鹿门山作为隐士的象征,暗示了主人公的高洁志趣和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接下来,“密竹披三径,长松羃四筵”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静轩周围的环境,密竹与长松交织成一片,既营造出清幽的氛围,也暗喻着主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鲲雕秋偃息,鱼鸟暮留连”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天地的和谐与生机,鲲鹏与鱼鸟在秋日里休憩与留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曳杖南邻客,时时问太玄”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通过与南邻之客的互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于深奥哲理的追求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和生活情境的生动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