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簟入林僻,鸟雀聚枝深
出处:《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九》
宋 · 孔平仲
竹光团野草,秀气豁烦襟。
赠此遣愁寂,萧然静客心。
枕簟入林僻,鸟雀聚枝深。
兴趣江湖迥,松筠起碧浔。
赠此遣愁寂,萧然静客心。
枕簟入林僻,鸟雀聚枝深。
兴趣江湖迥,松筠起碧浔。
鉴赏
孔平仲的这首诗《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其九)》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与生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带来的清幽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平静。
首句“竹光团野草”,生动地描绘了竹林中竹叶投射在草地上的光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竹影所包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秀气豁烦襟”一句,直接点明了竹子的秀美之气能让人的心灵得到释放,消除烦恼,展现出竹子对人心灵的抚慰作用。
“赠此遣愁寂,萧然静客心”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将竹林的美景作为礼物赠予友人,以此来排解孤独与寂寞,让客人的心灵在竹林的静谧中得到安宁。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感染力。
接下来的“枕簟入林僻,鸟雀聚枝深”描绘了诗人自己在竹林深处休息的情景,枕着竹席,听着鸟鸣,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的宁静。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竹林的幽静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兴趣江湖迥,松筠起碧浔”则以广阔的江湖和翠绿的溪流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远。竹子、松树和筠(竹笋)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秀美与生命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抚慰作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