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慎举匕,懵人悼成疚
出处:《省躬诗》
明 · 曹于汴
饮毒十年前,毒发十年后。
智人慎举匕,懵人悼成疚。
智人慎举匕,懵人悼成疚。
鉴赏
这首诗名为《省躬诗(其一一七)》,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通过“饮毒十年前,毒发十年后”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生中的错误或罪孽比作毒药,暗示人在年轻时可能因无知或冲动而犯下错误,这些错误如同毒药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并带来痛苦和悔恨。
接下来,“智人慎举匕,懵人悼成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智人”指的是明智、谨慎的人,他们能够避免犯错;而“懵人”则指那些轻率、不加思考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导致后悔和痛苦。通过对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结果,诗人强调了智慧与谨慎的重要性,以及对过去错误的深刻反思和悔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警示人们在面对选择和行动时应保持审慎和理智,避免因一时的冲动或无知而导致长久的痛苦和遗憾。它鼓励读者从历史教训中汲取智慧,以更加成熟和负责任的态度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