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堪重举目,景物入秋殊全文

不堪重举目,景物入秋殊

出处:《暮秋杂兴 其五
宋 · 连文凤
且说西湖事,未言东海枯。
悲风荒野大,落照废城孤。
有句填诗债,无钱觅酒垆。
不堪重举目,景物入秋殊

翻译

让我们来说说西湖的故事,还没说到东海干涸的景象。
凄凉的风吹过荒芜的野外,落日余晖映照着废弃的城池显得孤独。
我欠下了一首诗的债,却没有钱去寻找卖酒的小摊。
无法承受再次抬眼望去,秋天的景色让人心情更加沉重。

注释

西湖事:西湖的典故或美景。
东海枯:比喻大海干涸,象征世事变迁。
悲风:凄凉的风。
废城:荒废的城市。
诗债:指未完成的诗作。
酒垆:古代卖酒的地方。
重举目:再次抬头看。
景物入秋殊:秋天的景色特别引人感触。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连文凤的《暮秋杂兴(其五)》描绘了西湖边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贫困感受。首句“且说西湖事”,引入了西湖的话题,暗示着景色的变迁;“未言东海枯”则以东海之永恒反衬西湖的暂时,寓言人生无常。

接下来,“悲风荒野大,落照废城孤”两句,通过“悲风”和“荒野”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荒芜的气氛,而“落照”与“废城”的组合,则强调了孤独和历史的沧桑感。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有句填诗债,无钱觅酒垆”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困境,他虽有创作的冲动,但囊中羞涩,无法享受饮酒作诗的乐趣。这反映了古代文人生活的艰辛,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苦闷。

最后,“不堪重举目,景物入秋殊”直抒胸臆,诗人难以承受再次放眼望去的秋景,因为秋天的景象更加深了他的悲秋之情。整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