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秦公辟西圃,岩愕争来献庭户
出处:《二石歌》
明 · 归有光
太湖波翻江海连,二石飞来堕我前。
大者恢诡作蛮舞,高者翛翛特清楚。
忆昔秦公辟西圃,岩愕争来献庭户。
悠然日与西山伍,大贤名迹成往古。
我见拜之礼亦可,近者尚书称豪武。
致石如此颇可数,初如大旗绝漠起。
睨视嶷然又若九皇圣人,鹑居鸟行衣垂羽。
独立崆峒之野观天宇,云将、鸿蒙不得语。
自我有此日婆娑,无酒且能发高歌,属当远行奈若何?迟回尚得一月多,来观莫厌数百过。
嗟我安能龙食清,垂老疲役违吾情?
大者恢诡作蛮舞,高者翛翛特清楚。
忆昔秦公辟西圃,岩愕争来献庭户。
悠然日与西山伍,大贤名迹成往古。
我见拜之礼亦可,近者尚书称豪武。
致石如此颇可数,初如大旗绝漠起。
睨视嶷然又若九皇圣人,鹑居鸟行衣垂羽。
独立崆峒之野观天宇,云将、鸿蒙不得语。
自我有此日婆娑,无酒且能发高歌,属当远行奈若何?迟回尚得一月多,来观莫厌数百过。
嗟我安能龙食清,垂老疲役违吾情?
鉴赏
这首《二石歌》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通过对两块巨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开篇以“太湖波翻江海连”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引出“二石飞来堕我前”的奇景。接着,诗人对这两块巨石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大者恢诡作蛮舞,高者翛翛特清楚”,形象地描绘了巨石的形态和气质,既有恢弘的气势,又有超凡脱俗的清雅。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古代帝王秦始皇曾辟西圃,众多山石争相献于庭户的历史,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同时,诗人也借巨石表达了自己对大贤名迹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诗人对这两块巨石的礼赞,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他将巨石比作“大旗绝漠起”,既表现了巨石的雄伟,也暗示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诗人将其比作“九皇圣人”,“鹑居鸟行衣垂羽”,“独立崆峒之野观天宇”,通过这些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巨石独特气质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不能像巨石那样享受自然之乐,却能在晚年时分,通过观赏巨石,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虽然因远行而不得不暂时离开,但仍然期待着再次前来,与巨石相伴,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