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动摇阿耨达,天龙奔走跋难跎
出处:《三叠前韵》
清 · 丘逢甲
谁持铃铎召修罗,白日荒荒鬼气多。
地火动摇阿耨达,天龙奔走跋难跎。
十方已竭降魔法,八部犹喧赞佛歌。
依旧宝光璎珞相,故应尘劫不能磨。
地火动摇阿耨达,天龙奔走跋难跎。
十方已竭降魔法,八部犹喧赞佛歌。
依旧宝光璎珞相,故应尘劫不能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场景,仿佛来自佛教神话世界。首句“谁持铃铎召修罗”以疑问起笔,唤起读者对召唤神魔的想象,修罗象征着战斗与冲突的力量。"白日荒荒鬼气多"则渲染出一种阴森的气氛,白天都显得荒凉,充满了鬼魅之气。
接下来的两句“地火动摇阿耨达,天龙奔走跋难跎”进一步描绘了天地间的动荡,地火翻腾,阿耨达(可能指佛教中的某座圣地)摇曳不定,天龙(神龙)疾驰而过,展现了宏大的自然力量和神秘的宗教意象。
“十方已竭降魔法,八部犹喧赞佛歌”描述了魔法力量的消退和佛法的庄严,即使在这样的混乱中,仍有八部众(佛教中的神灵)高声唱诵佛歌,彰显出信仰的坚韧和力量。
最后,“依旧宝光璎珞相,故应尘劫不能磨”以珠宝般的光芒和璎珞的形象,象征着佛的智慧和教义在世间沧桑中依然璀璨,不受世俗变迁所磨灭,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恒久不衰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丰富的象征和深远的寓意,展现出丘逢甲深厚的佛教文化素养和对信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