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出处:《登桂林宜楼和李帅柱间韵》
宋 · 李曾伯
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服: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这里指远离京都的地方。王畿:古代指帝王直接管辖的区域,即首都及其周围地区。
桂后梅前:指秋季时分,桂花和梅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九秋:古时以农历九月为秋季的开始,泛指秋天。
翻译
谁说南方边陲远离京都,处处青山都能谱成诗篇。正值桂花盛开梅花簇拥的时节,倚靠楼台只觉得秋天格外宜人。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词,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享受。"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赞美之情,那些被认为遥远的自然景观,在诗人的眼中却是随处可见的诗意之源。
"桂后梅前正清淑"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桂花和梅花在不同的季节里交替盛开,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倚楼但觉九秋宜"透露出诗人对登高临远、独享秋意的喜爱,这里的"九秋"是指深秋,是一种时间的概念,也代表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变化。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桂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