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出处:《舟中排闷》
宋 · 杨万里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顺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顺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还:起伏变化。淮山:地名,淮河两岸的山脉。
秋热:秋季的炎热天气。
楼船:有楼的船只,古代豪华船只。
未央:未尽,未完。
为政:自己做主,干预政治。
奇事:出乎意料的事情。
谪仙:指唐代诗人李白,因其被贬谪而被称为‘谪仙’。
良独:实在,特别。
诵得遍:诵读完毕。
翻译
江水一路流淌,起伏不断,淮山连绵起伏,仿佛在挽留。
我因秋凉出行,半路却遭遇秋热难以抵挡。
只好借助楼船顺流而下,逆风五天仍未抵达终点。
我一生行走世间,不强求个人意志,任凭天地安排。
如今还不愿结束旅程,怎能料定这不是天意的奇特安排。
我生性喜爱吟诵谪仙的诗篇,虽已百读不厌,却仍痴心不已。
在舟中每日诵读一首,诵完所有应能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江上行进的景象,通过对比江流与淮山的动态,表达了诗人被自然所束缚而不得不停留的情境。诗中“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气候变化和个人感受,表现了旅途中的辛苦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却借楼船顺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态度,同时也隐含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哲学思考。
最后,“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平生爱诵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渴望和对古诗《谪仙诗》的喜爱,以及通过吟咏诗歌来排遣旅途中的寂寞,并且设定了一个条件,即当他能够熟练地背诵一首诗时,就是返回的时刻。这样的表述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艺术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