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比蛾眉,多谢苏仙内翰诗
出处:《西湖答》
宋末元初 · 方回
浓妆淡抹比蛾眉,多谢苏仙内翰诗。
若使朝廷无宰嚭,未妨宫掖有西施。
若使朝廷无宰嚭,未妨宫掖有西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浓妆淡抹:形容女子妆容或景色丰富多彩,既有浓艳的部分也有素雅的部分。蛾眉:古代女子修长美丽的眉毛,比喻女子容貌之美。
苏仙内翰:苏仙可能指苏轼,内翰是对翰林学士的尊称,此处指赞美诗的作者。
宰嚭:春秋时期吴国的奸臣,此处用来比喻朝廷中的奸佞小人。
宫掖:皇宫深处,代指宫廷。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女或美貌。
翻译
浓妆淡抹都美丽如画的眉毛,这得益于苏仙内翰的赞美诗。如果朝廷没有像宰嚭那样的奸佞小人,即使后宫仍有美女如西施也无需担忧。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西湖答》。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浓妆淡抹比蛾眉,多谢苏仙内翰诗。"
这里,诗人用“浓妆淡抹”来形容女性精致的化妆技艺,并将之与“蛾眉”相比较,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欣赏。而“多谢苏仙内翰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唐代诗人苏洵(也称为苏仙)的诗歌作品的赞赏之情。苏洵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诗人通过这一表述,不仅展现了对前辈文学成就的尊崇,也间接映射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品味。
"若使朝廷无宰嚭,未妨宫掖有西施。"
这两句则是借用历史上的美女“西施”来表达一种假设性的政治理想。在这里,“朝廷无宰嚭”意味着国家政权清明,缺乏奸臣,而“宫掖有西施”则是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即便宫中有美女如西施,也不至于对国家产生负面影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廉和社会和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熟悉以及运用之自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写和借古喻今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