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
出处:《曲阜谒少昊陵六韵》
明 · 于慎行
白帝传遗迹,穷桑访故城。
丘陵何代筑,碑石几时倾。
凤纪金天岁,虹分华渚精。
人烟连圣里,鸟雀识官名。
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
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
丘陵何代筑,碑石几时倾。
凤纪金天岁,虹分华渚精。
人烟连圣里,鸟雀识官名。
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
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曲阜谒少昊陵六韵》,通过“白帝传遗迹,穷桑访故城”开篇,引出对远古帝王少昊陵的追思与探访。诗人以历史的视角,描绘了从白帝时代到今日的变迁,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丘陵何代筑,碑石几时倾”,诗人对那些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古老建筑和碑石发出疑问,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历史痕迹的珍视。接下来,“凤纪金天岁,虹分华渚精”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历史与自然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同时也暗示着少昊陵作为圣地的地位。
“人烟连圣里,鸟雀识官名”则进一步描绘了少昊陵周边的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连鸟雀都懂得尊重这里的神圣。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宁静的画面,夕阳西下,荒原上显得格外冷清,微风吹过古木,似乎带有一种哀伤的情绪。这种景象既是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也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结尾一句,诗人将思绪拉回现实,提到郯子国,暗示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后世子孙能够追溯并延续祖先精神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少昊陵的探访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