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城市里,心境有馀清
出处:《初夏雨霁》
明 · 吴宽
好雨夜来过,朝阳散新晴。
朝回一解带,偃仰向南荣。
焚香遣尘虑,读书怡道情。
屋角槐初绿,时闻好鸟鸣。
谁知城市里,心境有馀清。
朝回一解带,偃仰向南荣。
焚香遣尘虑,读书怡道情。
屋角槐初绿,时闻好鸟鸣。
谁知城市里,心境有馀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雨后晴朗的清晨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
首句“好雨夜来过,朝阳散新晴”以“好雨”开篇,暗示了雨水的适时与美好,为后续的清新氛围奠定了基调。接着,“朝阳散新晴”描绘了雨后阳光普照的景象,新晴二字不仅指天气的变化,也寓意着心灵的洗涤和新生。
“朝回一解带,偃仰向南荣”描述了诗人从忙碌中抽身,放松身心,面向朝阳享受片刻宁静的场景。解带象征着卸下束缚,偃仰则表达了悠闲自在的状态,向南荣则是对温暖阳光的向往和亲近。
“焚香遣尘虑,读书怡道情”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通过焚香和阅读来净化心灵、寻找精神慰藉的过程。焚香不仅有助于去除杂念,也是对仪式感的体现;读书则能滋养心灵,使情感得到升华。
“屋角槐初绿,时闻好鸟鸣”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绿意盎然的槐树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自然的韵律美。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内在心境平和的映射。
最后,“谁知城市里,心境有馀清”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即使身处喧嚣的城市之中,也能通过内心的修养和自然的亲近,找到一片宁静与清新的天地。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