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
出处:《卧病月馀呈子由二首 其一》
宋 · 张耒
蔀室悠悠昏复朝,强披庄子说逍遥。
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
学道若为调鹿马,是身不实似芭蕉。
丹砂赤箭功何有,想听清言意自消。
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
学道若为调鹿马,是身不实似芭蕉。
丹砂赤箭功何有,想听清言意自消。
注释
蔀室:深居简出。悠悠:长久、连续不断。
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超脱世俗。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四禅:佛教中的修行阶段,指超越世俗烦恼。
风犹梗:烦恼如风,难以平息。
九转:道教修炼中的一种说法,指多次转世或修炼。
火不烧:比喻内心的执着无法被消除。
调鹿马:比喻控制和引导难以驯服的事物。
是身:此身,指修行者自身。
芭蕉:比喻虚幻不实。
丹砂赤箭:道教炼丹中的材料,象征追求长生不老。
功何有:有什么功效,指修炼无果。
清言:高明的教诲,智慧的语言。
翻译
深居简出日复一日,勉强翻开庄子寻求解脱。虽然修炼到了四禅境界,心中的烦恼依旧如风摇曳;多次转世炼丹却无果,火焰也无法焚烧内心的执着。
修行之道如同驯服难以驾驭的鹿和马,身体空幻如芭蕉皮脆易破。
修炼丹药和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有何意义?只希望能听到清澈的教诲,内心自然平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病中生活和探求道法的诗句。开头“蔀室悠悠昏复朝”设置了一个阴沉、懒散的早晨场景,反映出作者在疾病中的不适与无奈。而“强披庄子说逍遥”则表明作者通过阅读庄子的哲学来寻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脱世俗的自由。
接下来的“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可能是在比喻道法修炼的艰难与自身境界的不足。四禅是佛教中的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而这里说“未到”,则意味着作者尚未达到这种精神层次;九转通常指的是丹道中的九重火候,但这里说“无功”,暗示修炼过程中的困顿和失败。
"学道若为调鹿马,身不实似芭蕉"中,“学道”可能是指学习道家的养生之法,而“若为调鹿马”则是在比喻这种修炼过程如同训练鹿马一般需要耐心和技巧。随后的“身不实似芭蕉”,用了芭蕉树皮容易剥落的特性来形容自己体质虚弱,内在精神与物质基础都不稳固。
最后,“丹砂赤箭功何有,想听清言意自消”中,“丹砂赤箭”可能是指道家的某种修炼法门或药石,而“功何有”则是在反思这种修炼的效果和意义。末尾“想听清言意自消”,表达了作者对于高深道理的向往,同时也承认自己的理解有限,心中的困惑与期待随着对智慧的追求而渐渐消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病的个人经历,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不安、修炼过程的艰辛以及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成就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