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饭徒炊湿,泥行亦浃旬
出处:《风雨后有怀》
宋 · 张埴
凄凄如此雨,仆仆是何人。
野饭徒炊湿,泥行亦浃旬。
斯文从古有,我辈及今贫。
岁晚归南郭,为靴不用银。
野饭徒炊湿,泥行亦浃旬。
斯文从古有,我辈及今贫。
岁晚归南郭,为靴不用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凄凄:形容冷落、凄凉。仆仆:形容奔波劳碌。
野饭:野外的简陋饭菜。
浃旬:满十天。
斯文:指文人或读书人。
我辈:我们这些人。
岁晚:年末。
南郭:乡村。
为靴不用银:制作鞋子不再使用银子。
翻译
这雨如此凄凉,奔波的是谁人。野外的饭菜只能湿漉漉地煮,泥泞的路上跋涉已近十天。
自古以来文人多困顿,我们这一代更是贫穷。
年末时分我将回归乡间,做鞋也不再需要银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雨之景,诗人通过对雨和行走中人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凄凄如此雨"一句直接描绘了秋天阴冷连绵的雨势,接着"仆仆是何人"则引出了一个在雨中的行者,这个行者的身份和形象模糊,使读者产生无限想象。
"野饭徒炊湿,泥行亦浃旬"进一步描写了雨中行走的艰难。"野饭"可能是指外出时简单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因为雨水也变得潮湿无法食用;"泥行"则形象地展示了道路因雨而变得泥泞,行走极其不便。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困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悲凉之情。
"斯文从古有,我辈及今贫"一句则转向文化与个人的贫穷相结合,表明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斯文"可能指的是文学或文化遗产,而"我辈及今贫"则强调了诗人对自身以及同时代人的贫困生活感到无奈。
最后两句"岁晚归南郭,为靴不用银"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现实的无奈。"岁晚归南郭"可能意味着在年老时回到一个温暖或理想的地方,而"为靴不用银"则揭示了诗人即便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因为贫穷而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个人命运,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悲凉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无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