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台不奏事,人乐太平年
出处:《十二月十二日后殿朝参》
宋 · 孔武仲
广殿泬寥边,鸣靴趁静鞭。
中霄黄道直,诸御锦袍鲜。
夜雨尘如洗,秋槐影尚圆。
银台不奏事,人乐太平年。
中霄黄道直,诸御锦袍鲜。
夜雨尘如洗,秋槐影尚圆。
银台不奏事,人乐太平年。
注释
广殿:宽阔的宫殿。泬寥:空旷寂静。
鸣靴:马蹄声。
趁静鞭:在宁静中催马前行。
中霄:夜空中。
黄道:星象中的黄道线。
直:笔直。
诸御:众位官员。
锦袍鲜:华丽的锦袍。
夜雨:夜晚的雨。
尘如洗:像被雨水洗净一样。
秋槐影:秋槐的树影。
尚圆:依然清晰。
银台:银色的书案。
不奏事:不再处理政务。
人乐:人们快乐。
太平年:太平盛世。
翻译
广阔的宫殿空旷寂静,马蹄声在宁静中回荡。星辰直挂天际,众位官员身着华丽的锦袍。
夜晚的雨洗净了尘埃,秋槐的树影依然清晰可见。
银色的书案上不再奏报事务,人们沉浸在太平盛世的欢乐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朝廷盛况图景,展示了诗人在皇宫内的经历与感受。开篇“广殿泬寥边,鸣靴趁静鞭”两句,以清脆的靴声和鞭敲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安宁的朝廷氛围。紧接着,“中霄黄道直,诸御锦袍鲜”两句,则通过对宫殿中央道路的描写,以及皇帝穿着鲜艳锦袍的情景,表现了朝政的明亮与君主威仪。
“夜雨尘如洗,秋槐影尚圆”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场夜晚的细雨洗涤尘埃之后,秋天的槐树依旧枝叶茂密,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命力。最后,“银台不奏事,人乐太平年”两句,则透露出朝廷无需处理繁杂政务,百姓们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福祉,呈现出一幅和谐安宁的社会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皇宫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自然景观与人心所向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朝政和社会秩序的向往。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是一首颇具宋代文学风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