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蓑挂木瓢,山人也许看天朝
出处:《皇都盛觉》
明 · 庄昶
一个长蓑挂木瓢,山人也许看天朝。
希夷在古虽辞宋,巢父而今却拜尧。
此日圣君贤相出,京师十雨五风调。
明朝得见朝廷治,归去山中睡益牢。
希夷在古虽辞宋,巢父而今却拜尧。
此日圣君贤相出,京师十雨五风调。
明朝得见朝廷治,归去山中睡益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人与朝廷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盛世景象的赞美。首句“一个长蓑挂木瓢,山人也许看天朝”,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人的形象,他身着蓑衣,手持木瓢,悠然自得地观察着天朝的景象,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接着,“希夷在古虽辞宋,巢父而今却拜尧”两句,通过引用古代高士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人追求自由、不为名利所动的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当下的山人与朝廷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默契或合作。
“此日圣君贤相出,京师十雨五风调”进一步描绘了当朝的繁荣景象,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宰辅共同治理国家,使得京城的气候也变得宜人,象征着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最后,“明朝得见朝廷治,归去山中睡益牢”则表达了山人对当前盛世的满足与期待,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安心回归山林,享受更加宁静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山人与朝廷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和谐、安宁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和精神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