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见崒嵂,天池睹清浅
出处:《上天池》
元末明初 · 戴良
良游思已惬,胜地喜仍践。
笋舆穿竹行,云路盘空转。
莲峰见崒嵂,天池睹清浅。
石奇斜匝林,径古曲藏藓。
踌蹰日已晏,沾洒露犹泫。
回驾谅难淹,逸趣叹莫展。
理乱良未形,得丧竟谁辨。
寄言同怀客,且兹息疲蹇。
笋舆穿竹行,云路盘空转。
莲峰见崒嵂,天池睹清浅。
石奇斜匝林,径古曲藏藓。
踌蹰日已晏,沾洒露犹泫。
回驾谅难淹,逸趣叹莫展。
理乱良未形,得丧竟谁辨。
寄言同怀客,且兹息疲蹇。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上天池》描绘了一次登山的游历,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良游思已惬”,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满意与期待。接着,“胜地喜仍践”则流露出对即将到达美丽之地的喜悦之情。通过“笋舆穿竹行,云路盘空转”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乘坐竹轿穿行于竹林间,仿佛在云端漫步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感。
“莲峰见崒嵂,天池睹清浅”两句,诗人以“莲峰”和“天池”为背景,展现了山峰的峻峭与湖泊的清澈,景色之美跃然纸上。接下来,“石奇斜匝林,径古曲藏藓”进一步描绘了岩石的奇特形状和古老小径的幽静,以及苔藓的点缀,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踌蹰日已晏,沾洒露犹泫”表现了诗人因留恋美景而忘记了时间,直到露水沾湿衣裳才意识到夜幕已降。最后,“回驾谅难淹,逸趣叹莫展”表达了诗人虽不舍但不得不返回的遗憾,以及对这次旅行中所体验到的闲适乐趣的感叹。
“理乱良未形,得丧竟谁辨”这两句则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诗人思考着世间的是非与得失,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难以完全理解的本质。最后,“寄言同怀客,且兹息疲蹇”则是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邀请,希望他们也能来此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疲惫生活的解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