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簪缨志薜萝,登坛年少古谁过
出处:《又得五歌》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身在簪缨志薜萝,登坛年少古谁过。
彤弓棨戟清风在,曲槛疏帘暇日多。
会向交南标一柱,曾从天上挽明河。
青春解带尊垒外,坐对名花奏雅歌。
彤弓棨戟清风在,曲槛疏帘暇日多。
会向交南标一柱,曾从天上挽明河。
青春解带尊垒外,坐对名花奏雅歌。
鉴赏
这首诗《又得五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身居高位却心系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身在簪缨志薜萝,登坛年少古谁过。”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地位与内心追求的矛盾。他虽身居官场,但内心向往的是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如同古代的隐士一般。这句诗通过“簪缨”(古代贵族官员的服饰)与“薜萝”(象征隐居生活的植物)的对比,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颔联“彤弓棨戟清风在,曲槛疏帘暇日多。”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生活中的景象。彤弓棨戟代表了权力与威严,清风则象征着公正与廉洁。这两者并存,既体现了官场的庄严与正直,也暗示了主人公在权力与道德之间保持的平衡。同时,“曲槛疏帘”描绘了闲适的环境,与前文形成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在繁忙政务之余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颈联“会向交南标一柱,曾从天上挽明河。”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他希望能在南方找到一片净土,树立自己的理想之柱,同时也曾试图从高处(象征权力与地位)引导天上的明河(象征智慧与真理),反映出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
尾联“青春解带尊垒外,坐对名花奏雅歌。”最后以主人公在青春年华里解下束缚,走出官场的枷锁,面对名花,奏起雅致的歌曲,形象地展现了他追求自由与艺术生活的态度。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陈恭尹对于官场与自然、权力与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真正追求的执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