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积维久,是以为德
出处:《谢李自明》
宋 · 徐积
养以其久,真以其积。
维积维久,是以为德。
德而德之,或表而失。
德而弗德,然后能造。
孰为斯施,孰为斯报。
德其德者,伐干以斧。
弗德其德,培以根土。
德乎斯乎,其孰禦乎。
维积维久,是以为德。
德而德之,或表而失。
德而弗德,然后能造。
孰为斯施,孰为斯报。
德其德者,伐干以斧。
弗德其德,培以根土。
德乎斯乎,其孰禦乎。
鉴赏
这首诗《谢李自明》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德”的本质与实践。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地阐述了“德”的积累与持久性对于形成美德的重要性。
首句“养以其久,真以其积”强调了“德”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积累,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修养和积累,才能真正形成真实的美德。接着,“维积维久,是以为德”进一步说明了美德的形成是基于长期的积累和坚持。
“德而德之,或表而失”指出在追求和展示美德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因为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失去内在的真诚。“德而弗德,然后能造”则提出,真正的美德在于不求回报地行善,不以得到回报为目的,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孰为斯施,孰为斯报”引出对善行与回报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行善不应期待物质或名誉上的回报,真正的善行源自内心的真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德其德者,伐干以斧”和“弗德其德,培以根土”分别以斧头砍伐和土壤培育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德的维护和滋养,前者强调了去除不正之风,后者则强调了对美德的保护和培养。
最后,“德乎斯乎,其孰禦乎”总结全诗,表达了对美德的尊崇和追求,暗示了美德能够抵御世间的一切诱惑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德”的内涵及其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美德,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