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陈侯不愿二千石,西望三巴鬓为白全文

陈侯不愿二千石,西望三巴鬓为白

明 · 王世贞
陈侯不愿二千石,西望三巴鬓为白
台中解绶欲生还,御史下堂相苦迫。
荐书空自满承明,紫马翩然辞帝京。
河东股肱任尔毁,山人腰骨今殊轻。
却过九折回车地,大笑当时叱驭生。
为问君恩竟多少,无烦令伯陈情表。
郫筒酒底东风宽,邛竹杖头明月小。
更羡春鸡问寝归,支颐坐对峨眉晓。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送陈副使罢官还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侯因罢官返回蜀地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陈侯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自身清高节操的坚守。

首句“陈侯不愿二千石”,以“二千石”代指高官厚禄,表达陈侯对官位的淡泊态度。接着,“西望三巴鬓为白”描绘了陈侯因思念蜀地而产生的白发,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台中解绶欲生还,御史下堂相苦迫”两句,写陈侯在朝廷中面临解职的压力,御史的逼迫使得他不得不离开。然而,他并未屈服,反而表现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态度。

“荐书空自满承明,紫马翩然辞帝京”两句,通过“荐书”和“紫马”这些官场象征,形象地展现了陈侯辞官时的潇洒与决绝。他不依赖权贵推荐,而是独自离去,显示出其独立的人格。

“河东股肱任尔毁,山人腰骨今殊轻”一句,表明陈侯对别人的诋毁毫不在意,他的精神气节如山一般坚定。

“却过九折回车地”暗指陈侯经历仕途挫折后回归蜀地,诗人祝愿他在归途中能笑对过往,轻松前行。

最后两句“郫筒酒底东风宽,邛竹杖头明月小”,以饮酒赏月的场景,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由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