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皆在我,中画岂由人
出处:《和陈叔馀韵二首一以谢来意一以勉之 其二》
宋 · 陈淳
此道何曾远,吾儒自有珍。
反求皆在我,中画岂由人。
利善分须白,知行语未陈。
若能祛旧见,明德日惟新。
反求皆在我,中画岂由人。
利善分须白,知行语未陈。
若能祛旧见,明德日惟新。
注释
此道:这条路。何曾:从来就。
远:遥远。
吾儒:我们儒家。
自:自己。
有:是。
珍:宝贵的。
反求:反过来寻求。
皆:都。
在:在...里面。
我:我们内心。
中画:人生的轨迹。
岂:怎能。
由:被。
人:他人。
利善:利益与善良。
分须:需要清晰划分。
白:明确。
陈:阐述。
若:如果。
能:能够。
祛:去除。
旧见:旧有的观念。
明德:美德。
日:每日。
惟:只。
新:更新。
翻译
这条路从来就不遥远,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是宝贵的财富。反过来寻求真理都在我们内心,人生的轨迹怎能被他人左右。
利益与善良的区分需要清晰,理论与实践的话语还未完全阐述。
如果能去除旧有的观念,美德就会每日更新,日益光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名为《和陈叔馀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此道何曾远"表明儒家之道并不遥不可及,"吾儒自有珍"则强调儒家思想的内在价值。"反求皆在我"倡导自我反省和内在修为,"中画岂由人"进一步强调道德准则的内在性而非外在强加。
"利善分须白"暗示追求利益时应兼顾道德,"知行语未陈"则提醒我们理论与行动要一致。最后两句"若能祛旧见,明德日惟新"鼓励去除旧有的偏见,不断追求道德上的进步和更新。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