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动沧江,江晴鼓声发
出处:《防江行 其五》
宋 · 刘子翚
楼船动沧江,江晴鼓声发。
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
腰悬孛堇头,长歌献金阙。
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
腰悬孛堇头,长歌献金阙。
注释
楼船:大型战船。沧江:深青色的江水。
鼓声发:鼓声响起。
男儿:英勇的男子汉。
封侯:古代封赏爵位,这里指立功后得到高位。
赴敌:奔赴战场。
腰悬:挂在腰间的装饰或象征物。
孛堇头:敌人的头颅,可能指战功的象征。
金阙:金色的宫殿,代指朝廷。
翻译
巨大的战船在沧江上航行,晴朗的江面鼓声响起。男儿渴望立功封侯,如同饥饿与口渴般急切地奔赴战场。
腰间挂着敌人的头颅,他高唱着豪歌向皇宫进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争场面,充满了英雄豪迈的情怀。首句“楼船动沧江”勾勒出一幅军营帐幕在大江之上摇曳生姿的画面,给人以雄浑之感。“江晴鼓声发”则是战争即将爆发的信号,透露出紧张与激烈的情绪。
接着“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一句,展现了战士们对于荣誉和胜利的渴望,如同饥饿者对食物的欲求一般强烈,这里的“男儿”二字,更是增添了一份豪迈与坚定。
最后,“腰悬孛堇头,长歌献金阙”一句,则描绘了战士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甚至于身挂重伤依旧高声歌唱,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这里的“腰悬孛堇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而“长歌献金阙”则是战士们不屈之志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战争的壮观与英雄的气概,同时也隐含着战争带来的伤痛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