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学杜得其皮
清 · 陈琇瑩
故人有子字三弥,七岁能为五字诗。
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学杜得其皮。
避兵也署陶江集,临帖居然北魏碑。
致语写经老居士,他年三舍避偏师。
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学杜得其皮。
避兵也署陶江集,临帖居然北魏碑。
致语写经老居士,他年三舍避偏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七岁的孩童三弥,展现出他在文学上的早慧与天赋。他不仅能够创作五言诗,还对古代文学有着独到的理解,敢于挑战并学习杜甫的风格,展现出了不凡的艺术追求。诗中提到三弥在避难时,不仅收集了陶渊明的文集,还临摹北魏时期的碑文,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广泛涉猎。最后,他与一位年长的居士交流,表达了对未来成为高僧,通过书写佛经来避世修行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三弥在文学与艺术上的才华,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深入理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