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深旧灶丹池冷,胞发金台白朵新
出处:《哭夹山先生时先伯修归窆》
明 · 袁宏道
河阳三度放花春,毕竟抛他凫舄身。
左手直教持老子,空闺断不哭佳人。
苔深旧灶丹池冷,胞发金台白朵新。
泪眼一丝能几许,那堪分洒两家尘。
左手直教持老子,空闺断不哭佳人。
苔深旧灶丹池冷,胞发金台白朵新。
泪眼一丝能几许,那堪分洒两家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哭夹山先生时先伯修归窆》。诗中以哀悼之情,表达了对逝去的夹山先生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首句“河阳三度放花春”,以河阳的三次花开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夹山先生离世已有一段时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毕竟抛他凫舄身”一句,通过“凫舄”这一古代官员的鞋履象征,表达了对夹山先生身份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其离世的事实。
“左手直教持老子,空闺断不哭佳人”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左手持老子(可能指道家经典或象征智慧),右手则未提及,暗示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尊重;而“空闺断不哭佳人”则表达了对逝者配偶的体谅与理解,体现了诗人对逝者家庭的关怀。
“苔深旧灶丹池冷,胞发金台白朵新”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逝者离开后环境的改变,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
最后,“泪眼一丝能几许,那堪分洒两家尘”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泪眼虽只是一丝,却足以承载无尽的哀思;而“那堪分洒两家尘”则表达了对逝者及其家庭的双重哀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性的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