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序虽云晚,华颠亦已新
出处:《河阳秋思六首 其三》
宋 · 宋庠
芳序虽云晚,华颠亦已新。
蛩鸣偏傍耳,燕去不辞人。
山隐栖岩路,朝婴佩玉身。
故溪应更好,前夜梦垂纶。
蛩鸣偏傍耳,燕去不辞人。
山隐栖岩路,朝婴佩玉身。
故溪应更好,前夜梦垂纶。
注释
芳序:花期。虽:虽然。
云:说。
晚:迟来。
华颠:白发。
偏傍:特别靠近。
耳:耳边。
燕去:燕子离去。
不辞人:不再让人感到悲伤。
山隐:山中小径隐藏。
栖岩路:岩石间的道路。
朝婴:早晨的我。
佩玉身:身披玉佩。
故溪:故乡的溪流。
更好:更美。
梦垂纶:梦见垂钓。
翻译
虽然花期已迟来,但白发也增添了几分新意。蟋蟀的叫声特别靠近耳边,燕子离去也不再让人感到悲伤。
山中的小径隐藏在岩石间,早晨的我身披玉佩走在其中。
故乡的溪流应该更美了,昨晚我还梦见自己在那里垂钓。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并抒发怀念之情的诗篇。开篇“芳序虽云晚,华颠亦已新”两句,通过对比鲜花虽然未完全开放,但果实却已经成熟,表现了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哲理。
接着“蛩鸣偏傍耳,燕去不辞人”两句,以蝉虫的鸣叫和燕子的离去,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声音和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人事变迁,无常的离别。
“山隐栖岩路,朝婴佩玉身”两句,则是诗人对远古美好传说的一种追怀,通过山中幽静的岩洞及朝服婴儿佩戴玉饰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故溪应更好,前夜梦垂纶”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溪流的怀念,以及在前一夜的梦中对旧时欢乐的回忆。这里的“垂纶”可能指的是渔舟出没于波光之中的景象,也暗示着诗人的思绪如同那渔舟,漂浮不定。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