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水中石,平舟曾为镌
出处:《知宫高士菊岩》
宋 · 张复
来游九锁山,忽遇菊岩仙。
老翠偃千亩,黄金铺万钱。
花经令尹爱,词入北司编。
最重水中石,平舟曾为镌。
老翠偃千亩,黄金铺万钱。
花经令尹爱,词入北司编。
最重水中石,平舟曾为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九锁山:地名,可能指有众多山峰或险峻之处的山。菊岩仙:传说中的仙人,以菊花为象征。
老翠偃:形容竹子苍翠古老,横倒一片。
黄金铺万钱:比喻金黄的菊花繁多如金钱般铺满地面。
令尹:古代楚国官职,相当于宰相。
北司: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
水中石:可能是山间溪流中的奇石。
镌:雕刻,此处指在石头上刻字。
翻译
我来游览九锁山,忽然遇见了菊花仙人。大片的老翠色竹林覆盖了千亩地,金黄的菊花如同金币铺满了大地。
令尹大人喜爱这种花,它的美丽诗词被收录进了朝廷的编纂中。
其中最珍贵的是水中石,它们曾被平底船雕刻以作纪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游览九锁山时,意外遇见一位居住在菊岩的仙境人物。"老翠偃千亩"表达了菊花盛开的景象,而"黄金铺万钱"则形象地描绘出菊花如同金色的光辉铺满山谷,显示出诗人对这片仙境美好的赞美。
"花经令尹爱"一句,提到的是《诗经》中“七月”篇中的“行道迟迟”之意,表达了菊岩仙对这片花景的喜爱。而"词入北司编"则是指这种美好的情境和景象,被记录在仙界的史册上。
最后两句"最重水中石,平舟曾为镌",诗人通过描写水中的石头来赞美这片山水之美。这里的“水中石”既可以指实质的美丽景色,也隐喻着诗人的情感深处;而“平舟曾为镌”,则可能是比喻诗人在这美好环境中的心境,或者是在赞叹菊岩仙对自然之美的赏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神话色彩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