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两脚雪,孤吟千虑新
出处:《寒溪 其五》
唐 · 孟郊
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
冻飙杂碎号,齑音坑谷辛。
柧笺吃无力,飞走更相仁。
猛弓一折弦,馀喘争来宾。
大严此之立,小杀不复陈。
皎皎何皎皎,氤氲复氤氲。
瑞晴刷日月,高碧开星辰。
独立两脚雪,孤吟千虑新。
天欃徒昭昭,箕舌虚龂龂。
尧圣不听汝,孔微亦有臣。
谏书竟成章,古义终难陈。
冻飙杂碎号,齑音坑谷辛。
柧笺吃无力,飞走更相仁。
猛弓一折弦,馀喘争来宾。
大严此之立,小杀不复陈。
皎皎何皎皎,氤氲复氤氲。
瑞晴刷日月,高碧开星辰。
独立两脚雪,孤吟千虑新。
天欃徒昭昭,箕舌虚龂龂。
尧圣不听汝,孔微亦有臣。
谏书竟成章,古义终难陈。
注释
一曲:形容溪流曲折。白龙:可能象征清澈的溪流或神话中的生物。
冻飙:寒冷的风。
齑音:形容声音尖锐刺耳。
柧笺:粗糙的纸张。
仁:这里指仁爱的信息。
天欃:星象,古人认为预示吉凶。
箕舌:星象,比喻言论。
翻译
一条长长的溪流,白龙身上鳞光闪烁。寒风吹过,发出嘈杂的声音,山谷间回荡着刺骨的冷气。
纸张被冻得难以书写,笔墨飞舞,仿佛在传递仁爱的信息。
强弓拉满,弦却突然断裂,余下的气息争先恐后地涌来。
大节在此刻确立,小错不再重犯。
明亮皎洁,又朦胧迷离,景象不断变化。
晴朗的天气洗净了日月,高远的天空中星星璀璨。
独自站立在雪中,深思熟虑,灵感涌现。
天象显示清晰,但预言空洞无物,言论纷繁。
即使是尧这样的圣人,也有不听从的时候;孔子虽微,也有忠臣辅佐。
劝谏的文书终于写成,但古人的道理难以完全传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开篇“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等句,通过对流水和冰面的描写,展现了严寒的冬天景色,以及冰面上的裂纹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拟声词,如“冻飙杂碎号”、“齑音坑谷辛”,这些声音的形象化表达,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和立体感。
接下来的“柧笺吃无力,飞走更相仁”等句,则是对动物在严寒中求生的生动描绘。这里的“柧笺”指的是冰面上的裂痕,“吃无力”表现了动物在寻找食物时的困难,而“飞走更相仁”则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之间的关联和依存。
诗歌后半部分,通过“猛弓一折弦,馀喘争来宾”等句,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又充满动感的情景。这里的“猛弓一折弦”可能是对猎狩场面的刻画,而“馀喘争来宾”则可能是在表现动物在严寒中奔走求生的艰难。
随后,“大严此之立,小杀不复陈”等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这里的大气磅礴与小心翼翼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自然界的强弱并存,也反映出诗人的哲思。
最后,“皎皎何皎皎,氤氲复氤氲”等句,以“皎皎”、“氤氲”这些词语,再次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画面,给人以清冷而又壮丽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严寒景象的描写,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