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怕有桃源路,相期更卜居全文

怕有桃源路,相期更卜居

宋 · 赵必?
浮生等萍汎,前事总花虚。
橘外访四皓,林间逢二疏。
溪山数茅屋,天地一蘧庐。
怕有桃源路,相期更卜居

注释

浮生:比喻短暂、无定的人生。
萍汎: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如同浮萍随水漂流。
四皓:古代四位有名的隐士。
二疏:古代两位隐居不仕的贤者。
茅屋:简陋的草屋,象征简朴生活。
蘧庐:古代竹制的简陋房屋,比喻简朴的居所。
桃源路:指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卜居:选择居住地,此处指向往隐居。

翻译

人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过往的事情如同梦幻泡影。
我来到橘树林外寻找隐士四皓,林中偶遇两位高洁之士。
眼前只有几间茅屋依溪伴山,天地之间仿佛只有一座简陋的小屋。
我担心那桃花源般的理想之地难以寻觅,期待与你们约定在那里共筑居所。

鉴赏

这首宋诗以"浮生如浮萍"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前事总花虚"进一步强调过去的经历犹如梦幻泡影,虚无缥缈。诗人借访寻历史中的隐士——四皓和二疏,表达了对超脱尘世、隐逸生活的向往。

"橘外访四皓,林间逢二疏"运用典故,寓言自己在山林之间寻找精神寄托,希望能像古代贤人那样远离尘嚣。接下来的"溪山数茅屋,天地一蘧庐"写出了诗人理想的居所——简朴的茅屋,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哲思。

最后两句"怕有桃源路,相期更卜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桃花源般的隐居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久居住,避开世俗的纷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