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但得螺蛳吞大象,从来美酒无深巷全文

但得螺蛳吞大象,从来美酒无深巷

出处:《送密老住五峰
宋 · 黄庭坚
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
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
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
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
栽松种竹是家风,莫嫌斗绝无来往。
但得螺蛳吞大象,从来美酒无深巷

注释

高安:地名。
萍乡:地名。
七十二渡:形容路途曲折,次数众多。
衲子:僧人。
古道场:古老的修行场所。
五峰:五座山峰。
宝坊:珍贵的佛塔。
法昌:可能指寺庙或禅师名。
栽松种竹:家庭传统,象征高洁。
斗绝:偏远,孤绝。
螺蛳吞大象:比喻志向远大。
美酒无深巷:美酒无需隐藏,自然吸引人。

翻译

我从高安途径萍乡,经过七十二次渡口,道路曲折像羊肠。
在水边树林中遇见了僧人,这是南北东西往来的古老道场。
五座山峰高耸入云雨之间,其中有一座宝塔如同侧立的手掌。
我要与青山共主,不辜负法昌老禅师的期望。
我家的传统是种植松竹,不要嫌弃这里人迹罕至没有往来。
只要能有大志如螺蛳吞象,那么美酒无需藏于深巷就能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密老住五峰》。诗中,诗人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密老前往五峰的情景。他回忆自己曾途经高安和萍乡,沿途经过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山水之间遇见了身披僧衣的衲子,感受到古道场的沧桑与宁静。五峰高耸入云,其上的宝坊如同侧掌般清晰可见,表达了对五峰胜境的赞美。

诗人祝愿密老能成为青山的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的期望。他还提到自家的优良传统,即栽种松竹,虽地处偏远,却并不介意人迹罕至。最后,诗人以富有哲理的比喻收尾,表达对密老包容万物、志向远大的期许,即使身处僻静之地,也能有大胸襟,如同螺蛳吞象,暗示密老能成就非凡事业,而美好的酒香无需藏于深巷,自然吸引人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修行生活的敬仰。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