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亦平生颇好画,逢人不爱千金求
出处:《托吴僧乞石田画》
明 · 杭淮
缅怀高人今白头,秋风未放沧江舸。
叹息人间常见画,白水丹山无不可。
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
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
自是君身有仙骨,放笔尘寰看超忽。
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
吾亦平生颇好画,逢人不爱千金求。
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
叹息人间常见画,白水丹山无不可。
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
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
自是君身有仙骨,放笔尘寰看超忽。
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
吾亦平生颇好画,逢人不爱千金求。
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杭淮所作,名为《托吴僧乞石田画》。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缅怀高人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催人老去,但内心依然向往着自由与超脱。诗人以“秋风未放沧江舸”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借“白水丹山无不可”展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诗人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描绘了一位闲适的老翁在清风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接着,“自是君身有仙骨,放笔尘寰看超忽”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拥有仙骨之人,希望能在尘世中保持超脱的心态,不受世俗束缚。
最后,“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表明诗人认为绘画只是生活中的小事,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名声与才华的展现,并非被世俗所淹没。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喜爱,愿意不惜重金去欣赏,甚至幻想能拥有画家的作品,如同“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希望能在云雾缭绕的海边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