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蒸气未解,风露何当秋
出处:《谒阙里途中即事十一韵》
明 · 郑岳
迟迟待明发,肃肃戒行辀。
郊原俯阡陌,道途广且修。
朝云结层阴,雨泽尚滞流。
郁蒸气未解,风露何当秋。
役夫苦流汗,吾行岂漫游。
壮齿走四方,老至行且休。
眷兹毓圣乡,欲诣竟无繇。
于兹不修谒,终身抱悔尤。
迢递展慇勤,阙里暂绸缪。
秋阳方皓皓,缅邈仰风猷。
倦息杏坛阴,渴饮泗水流。
郊原俯阡陌,道途广且修。
朝云结层阴,雨泽尚滞流。
郁蒸气未解,风露何当秋。
役夫苦流汗,吾行岂漫游。
壮齿走四方,老至行且休。
眷兹毓圣乡,欲诣竟无繇。
于兹不修谒,终身抱悔尤。
迢递展慇勤,阙里暂绸缪。
秋阳方皓皓,缅邈仰风猷。
倦息杏坛阴,渴饮泗水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圣地阙里的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宁静与准备,郊原的广阔与道路的修长,以及云层低垂带来的阴沉与雨水的滞留。诗人感叹夏日的闷热还未消散,却已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即将来临,这既是自然界的更替,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接着,诗人描述了劳役者的辛苦,与自己前往圣地的坚定决心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年华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圣地阙里的向往与尊敬,即使路途遥远,也要竭尽全力去拜访。他想象着在杏坛的阴凉处休息,在泗水边饮水,仿佛能感受到孔子的教诲与智慧,心中充满敬仰与渴望学习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