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出处:《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宋 · 黄庭坚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县北县南:指县境内外。何日了:何时能结束。
新寨:新建的军营或村落。
征鞍:出征的马鞍,代指征战生活。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柄部分。
三星:指天上的三星(可能是参宿三星)。
没:消失。
千里寒:形容极寒的景象。
小吏:低级官员。
束带:整理衣带,表示正式或严肃。
故人:老朋友。
不休官:不停止官职。
捎云竹:直达云霄的竹子。
斩钓竿:砍伐竹子制作钓鱼竿。
翻译
县北县南的纷争何时能结束,又要新建营寨卸下征途的马鞍。山峰仿佛衔着北斗,三星消失在夜幕中,雪花与月光映照下的千里大地寒冷如冰。
小官有时也需要正襟危坐,老朋友常问我为何不停止官职归隐。
江南的竹林一直延伸到云端,希望能赶在春风中砍下竹竿做钓竿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征途漫漫、难以了结的感慨,以及在寒冷冬夜中对家乡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县北县南何日了”流露出诗人对于频繁更换驻地的厌倦,而“又来新寨解征鞍”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奈。接下来的“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通过山、星、雪、月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寂而寒冷的氛围。
诗人感叹自己作为小吏,有时需要正装束带,应酬公务,“小吏有时须束带”体现了官场的规矩与束缚。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渴望摆脱官场,回归故人问及的那份闲适生活,“故人颇问不休官”,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以想象中的江南竹林和春风吹拂下的钓鱼生活作结,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事,展现了诗人身处仕途的矛盾心态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