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
出处:《丙午九日将过阳羡偶成》
宋 · 李曾伯
年年秋晚对风沙,今近重阳喜在家。
自断此生甘皓首,能消几度看黄花。
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
且问小舟溪上去,飞鸥数点夕阳斜。
自断此生甘皓首,能消几度看黄花。
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
且问小舟溪上去,飞鸥数点夕阳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年年:每年。秋晚:秋天傍晚。
风沙:风吹沙尘。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喜在家:庆幸在家过节。
此生:这一生。
甘皓首:甘心白头。
几度:几次。
黄花:菊花。
闲身:闲暇的身体。
颇觉:觉得颇为。
便筇竹:感到竹杖方便。
脱帽纱:忘记摘下帽子。
小舟:小船。
溪上:溪边。
飞鸥:飞翔的鸥鸟。
夕阳斜:夕阳西下。
翻译
每年秋天傍晚面对风沙,今年重阳节庆幸在家过。我已决定此生甘愿白头,还能欣赏几次菊花盛开。
闲暇时身体觉得拄杖竹杖很自在,喝醉时连帽子都忘了摘下。
暂且问问那条小船能否顺流而上,只见几点飞鸥在夕阳下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临近重阳节(即双 Ninth Festival)时的居家喜悦之情。开篇“年年秋晚对风沙”,设定了一种季节背景,风沙代表着秋天的萧瑟景象,但诗人的心境却与这种外部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他“今近重阳喜在家”——这个节日(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与出行登高有关,而诗人选择在家中庆祝,体现了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自断此生甘皓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志向的坚定与放弃。这里的“甘”字意味着乐于、甘愿,其后的“皓首”通常指的是头发斑白,暗示年龄的增长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紧接着,“能消几度看黄花”,则是说诗人更愿意在家中欣赏秋天的菊花(黄花),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这里,“闲身颇觉便筇竹”表明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更能感受到竹子的清风之美,而“醉态都忘脱帽纱”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饮酒至醉,以至于忘记了头上的装饰,这两句共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以物喜的生活哲学。
最后,“且问小舟溪上去,飞鸥数点夕阳斜”则是在询问小船是否能在溪流中行进,以及观察着天边飞翔的鸟儿和渐渐西下的夕阳。这里的小舟、溪流、飞鸥、夕阳共同构筑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动与光阴变化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和个人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乐在当下、享受自然美好的高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