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指去程千万里,秣陵烟树在何乡
僻县不容投刺客,野陂时遇射雕郎。
云中粉堞新城垒,店后荒郊旧战场。
犹指去程千万里,秣陵烟树在何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相州:古代地名,今河南安阳附近。吹角:吹响号角,古代战争或仪式中的信号。
匹马:单独骑着一匹马。
内黄:古代地名,今河南内黄。
僻县:偏僻的小县。
刺客:这里指过路的陌生人。
野陂:野外的池塘。
射雕郎:擅长射箭的少年。
云中:云雾缭绕之中。
粉堞:涂有白灰的城墙。
新城垒:新建的防御工事。
店后:旅店后面。
荒郊旧战场:过去荒芜的战场。
去程:前往的路程。
秣陵:古代地名,今江苏南京。
烟树:形容远方朦胧如烟的树木。
何乡:哪个地方。
翻译
夕阳西下,号角声在相州响起,我骑着马,挥动着鞭子,停留在内黄过夜。偏远的小县不接待陌生人,我在野外的池塘边偶尔遇到打猎的少年。
云雾缭绕中的城堡是新建的防御工事,旅店后面是曾经的荒芜战场。
仍指着前方遥远的路程,那秣陵的烟树之地又在何处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途经相州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征战将士的思念之情。首句“相州吹角欲斜阳”设定了时间是在傍晚,当夕阳西沉之际,军中传来号角的声音,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而军旅生活的紧张气氛犹存。
次句“匹马摇鞭宿内黄”则描绘了一位骑士在内黄县境内缓慢前行的情景。这里的“匹马”强调了孤独与寂寞,而“摇鞭”则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形成与紧张号角声相对比的宁静画面。
第三句“僻县不容投刺客”透露出了诗人对外来者的同情。这里的“僻县”指的是偏远的地方,而“不容投刺客”则表达了这种地方对于外来者并不友好,可能是因为历史上的战乱而导致的封闭与排斥。
第四句“野陂时遇射雕郎”中的“野陂”形象地描绘了一片开阔的田野,而“射雕郎”则是对古代游猎生活的一种描写,显示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情怀。这里的“时遇”暗示了偶然间的遭遇,使得这一幕场景显得尤为生动。
第五句“云中粉堞新城垒”通过对新城堡垒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云中”给人一种飘渺与遥远之感,而“粉堞新城垒”则是对军事防御工事的一种美化描述,表现出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店后荒郊旧战场”则将视角转移到了一片被战争遗弃的荒凉之地。“店后”可能是指一处偏僻的小店,而“荒郊旧战场”则让人联想到了过去的血雨腥风,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
最后两句“犹指去程千万里,秣陵烟树在何乡”中,“犹指去程千万里”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征途的无限眷恋。这里的“犹指”意味着诗人仍旧在思考着前行的路程,而“去程千万里”则是对于旅途长度的一种夸张描述,强调了离别之痛。
“秣陵烟树在何乡”这一句,则让思绪飘向更远的地方。这里的“秣陵”可能是一处具体的地名,而“烟树在何乡”则是对于故土的一种迷茫追问,诗人似乎在寻找着心中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