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之为言,苟亦无从全文

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出处:《采苓
先秦 · 诗经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拼音版原文

cǎilíngcǎilíngshǒuyángzhīdiān
rénzhīwèiyángǒuxìn

shèzhānshèzhāngǒurán
rénzhīwèiyányān

cǎicǎishǒuyángzhīxià
rénzhīwèiyángǒu

shèzhānshèzhāngǒurán
rénzhīwèiyányān

cǎifēngcǎifēngshǒuyángzhīdōng
rénzhīwèiyángǒucóng

shèzhānshèzhāngǒurán
rénzhīwèiyányān

注释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旃:音瞻,之

胡得:何所取

苓:甘草。苦:苦菜。葑:芜菁

①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非。

②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③为(音wei3伪)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④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⑤舍旃(音zhan1瞻):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⑥无然:不要以为然。

⑦胡:何,什么。

⑧苦:苦菜,野生可食。

⑨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⑩葑:芜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翻译

攀山越岭采茯苓啊采茯苓,那苦人儿伫立在首阳山顶。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不要信啊没有一句是真情。干脆抛弃它们吧抛弃它们,切莫信以为真清者自然清。那些造谣生事的长舌妇们,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攀山越岭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儿寻到首阳山下来。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你不要自乱阵脚参与进来。轻轻拂去它们吧拂去它们,切莫信以为真真相终大白。那些流言蜚语的制造者们,一无所得枉费心思空挂怀!
攀山越岭采芜菁啊采芜菁,那苦人儿转到首阳山之东。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最好堵上自己耳朵不要听。不要太在意它们吧别在意,千万别听雨是雨听风是风。那些以造谣传谣为乐的人,能得到什么最终两手空空!

鉴赏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采苓》,它描绘了古人在首阳山上采集野草的景象,并通过这种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出人们对言而无信这一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悲哀。诗中反复使用“采苓”、“舍旃”等动作,以及“胡得焉”的质问,表现了诗人对于人言不实的困惑和批判。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重复的结构,使得整个诗歌节奏感强烈,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同时,每段最后一句“胡得焉”都在强调着对人们不诚信行为的疑问和不解。

总体来说,《采苓》通过简单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问题,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