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
出处:《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
唐 · 方干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
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
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
注释
束书:收拾书籍。成远去:踏上远程旅程。
还计:预计归期。
莫经春:不会经过春天。
倒箧:翻箱倒柜。
唯求醉:只想寻酒醉。
登舟:上船。
自笑贫:自我嘲笑贫穷。
波移:波浪移动。
彭蠡月:彭蠡湖上的月色,彭蠡即鄱阳湖。
树没:树木遮蔽。
汉陵人:汉代陵墓中的人,此处泛指古人。
试吏:尝试担任小吏。
趋府:前往官府。
旌幢:仪仗旗帜。
自可亲:感觉亲切。
翻译
收拾好书籍踏上遥远的旅途,预计在外不经过春天就不会归来。翻箱倒柜只为了找酒来求一醉,登上小船自嘲着自己的贫穷。
湖面上的波浪移动着彭蠡的月影,树木掩映中仿佛藏匿了汉陵的古人。
曾经试着担任小吏前往官府,那里的仪仗和旗帜感觉格外亲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朋友离别时的感慨与自嘲。"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表达了时间匆匆,岁月流逝,对于已经离开的友人无法追回的无奈。"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同时也自嘲自己的贫穷。
接下来的"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共鸣的情景。月亮在水面上移动不定,彭蠡古时是一处地名,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渺小。而"树没汉陵人"则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汉陵指的是汉朝皇帝的陵墓,此句暗示了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经历和对待遇的态度。"试吏"指的是考核官员的制度,而"曾趋府"则是说过往有参与这类活动的经历;"旌幢"原意为旗帜或军队,现在多用来形容官职的尊贵与权力,"自可亲"意味着诗人对于这些礼遇感到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自然和仕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