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队貔貅征战力,百年鸡犬拊循心
出处:《平黎乱追忆李太守》
明 · 吴秉机
数载么么横不禁,得公调度扫氛阴。
云霓望慰渔樵起,天日光回鬼魅沉。
几队貔貅征战力,百年鸡犬拊循心。
攀辕无计堪惆怅,五指云边去后深。
云霓望慰渔樵起,天日光回鬼魅沉。
几队貔貅征战力,百年鸡犬拊循心。
攀辕无计堪惆怅,五指云边去后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太守平定黎乱的功绩及其对当地百姓的深远影响。首句“数载么么横不禁”以“么么”形容黎乱之小,却难以控制,暗示局势的严峻。接着“得公调度扫氛阴”赞扬李太守的智慧与能力,成功平定了乱局,如同驱散了乌云,带来了光明。
“云霓望慰渔樵起,天日光回鬼魅沉”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云霓和天日分别代表希望与光明,渔樵起象征百姓生活恢复正常,而鬼魅沉则比喻邪恶势力被彻底清除。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李太守治理下的社会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几队貔貅征战力,百年鸡犬拊循心”进一步强调了李太守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更在安抚民心、重建秩序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象征勇猛的军队;鸡犬则代表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李太守治下的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最后,“攀辕无计堪惆怅,五指云边去后深”表达了对李太守离去的不舍与怀念。攀辕是古代表示挽留的方式,此处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人们对李太守离开的深深遗憾。五指云边去后深,则形象地描绘了李太守离开后,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思念与怀念之情,仿佛他远去的方向,连绵不绝,直至云层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太守平乱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离任后百姓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贤能官员对地方治理的深远影响,以及民众对其的深厚情感。